易经的真相|姤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59 点击次数:71
图片
下巽上乾
【姤。女壮,勿用取女。】
姤,卦名。
取借为娶。
筮遇此卦,女虽已壮,亦勿娶之。
郑玄以“壮健以淫,故不可取”释之,这与原意也许是接近的。《姤》卦上《乾》下《巽》,巽为长女,古代的不娶长女之说可能即来源于此。《大戴礼记》有“五不娶”,其中就有“丧妇长女不娶”;《韩诗外传》、《礼记·内则》疏引何休在解释不娶长女时说“不受命”、“无教诫”,可能都与郑玄的“壮健以淫”相类似。
初六:系于金柅,贞吉。有攸往见,凶,羸豕孚蹢躅。金,黄铜。
柅,织布帛的一种工具,缠线于其上,线之一端系于机。
贞,占问。
羸借为纍,以绳系之也。
孚读为捊,牵引也。
躏躅,住足不进之貌。
爻辞言:线系于金棍,是细弱之线依附于坚刚之金棍,正如奴隶依附于奴隶主贵族,是吉利。故占得此爻则吉。但奴隶逃亡,另有投奔,则凶。因将被奴隶主捉回,如豕走逸,被人捉回,以绳系而牵引之,豕住足而不进,终入圈牢或被屠杀,岂能不凶。
图片
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
“柅”,另一说为止车之具,防止车轮移动,与“轫”略同。
九二:包有鱼,无咎,不利宾。《释文》:“包本亦作庖。下同。”按包借为庖,厨也。
宾,作客也。
厨中有鱼,家尚小康,自无咎。在家既有鱼可食,则不利于出外作客。
陈鼓应先生认为:“鱼”为富庶、吉祥之象(说详《剥》卦)。“不利宾”即“不利宾于王”之省文。经文“宾”字两见,《观》卦六四“利用宾于王”。“宾于王”,即“或从王事”、为王之臣、入仕做官。《黄帝四经·称》:“霸者臣,名臣,其实宾也。”九二居中,庖厨中有鱼,自是富庶之象;但阳处阴位,处位不正,故又不利入朝做官为臣。
九三:臀无肤,其行次且,厉,无大咎。肤,皮肉。
次且借为趑趄,行不进之貌。
厉,危也。
筮遇此爻,将受刑杖,臀部皮开肉脱,其行趑趄而难进,自是危险,但此乃轻刑,不为大咎。
九四:包无鱼,起凶。包借为庖。
起疑借为熙,戏也,游荡也。
起、熙皆从巳得声,可通用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篇:“鼓腹而熙。”《人间》篇:“臣不敢以死为熙。”《说山》篇:“则搏矢而熙。”高注并曰:“熙,戏也。”
庖中无鱼,家已贫困,而仍不勤奋,玩戏游荡,是凶矣。
图片
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第30页(上海古籍出版社)
起凶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“正凶”,即征凶,言出征则凶。
图片
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第49页(上海古籍出版社)
图片
图1: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《周易》九下
陈鼓应先生认为:“起”同“启”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注:“启,开坼也。”“起凶”,即出现凶兆。九四不中不正,处非遇合之时,故有庖无鱼之凶兆。帛书作“正凶”,当为“贞凶”之音讹。“贞凶”与“启凶”相近。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陨自天。杞借为芑。芑,白苗嘉谷也,又名白粱粟。
包,裹也。
含借为“今戈”,胜也。
章借为商。含商,谓周武王克商。(说见《坤》卦)
有犹其也。
陨,坠也,灭也。似言武王之克商,乃是天陨灭商祚也。
包瓜应率用蒿茅。以芑包瓜者,拔芑以包瓜也。瓜之既熟,芑亦将成,芑本嘉谷,所以养生,瓜虽味甘,不能充饥。今为惜瓜之故,而包之以芑,是因其所爱而害其所以养之象也。
爻辞言:殷纣宠妲己,囚戮忠臣,以博妲己之欢,残虐万民,以满妲己之欲,正如割下可以养人之芑谷,用包不能充饥之甘瓜,宜其招天帝之罚。所以武王克商,商之陨灭乃出于天意。
陈鼓应先生在《周易今注今译》中说,以杞包瓜,含章,有陨自天:“以”同“与”,给与。“杞”,帛书作“忌”(见图1),读为“己”。“包瓜”,孔颖达《正义》读为“匏瓜”。匏瓜盖象征吉祥之物,则“与己匏瓜”犹《损》卦之“或益之十朋之龟”。“乾为圜,为木果”,故已入上《乾》之九五爻辞说“与己匏瓜”。匏瓜可为匏尊或曰匏爵,以之祭天祈福,故以之为吉物。“含章”,谓匏瓜内含文彩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八七引《神仙传》曰:“有青登瓜,大如三斗魁,玄表丹里,呈素含红,揽之者寿,食之者仙。”所谓“含章”,盖即此“玄表丹里,呈素含红”之谓。“有陨自天”,谓预兆将有福庆陨自于天。《损》卦六五说“或益之十朋之龟”,《象传》说“自上佑也”,与此略同。又“杞”、“忌”皆读为“其”,“犹”之,指九五。“与之”犹《损》六五之“益之”。《鼎》卦“以其子”之“以其”与此同。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端阳日,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,倒黏于门阑上,以泄毒气。”应与九五“以杞包瓜,含章可贞,有陨自天”当有联系,源于古人的植物崇拜。
上九:姤其角,吝,无咎。姤借为遘,遇也。
吝,难也。
遇兽之角,为其所触,乃逢艰难,故吝;然仅是遇之,未被触伤,故无咎。此乃比喻遭恶人之攻击,未受伤害。
图片
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第50页(上海古籍出版社)
图片
《传》解
“天下有风”谓之《姤》卦,其卦辞、《彖》、《象》之义有所不同,卦辞曰“勿用取女”;《彖》则以“不可长也”言其女壮之失,同时,又能从天地相遇中看出“品物咸章”、“天下大行”的好处;而《象》则从圣人以风行天下、无物不遇的作用中,看到大行教化和诰命四方的政治力量。由此可见,《易》用之于大则义大,用之于小则义小。具体而言,《姤》一阴在下,众阳在上,用之于人,则一阴遇众阳,有女壮淫盛之过;用之于自然,则众类兴旺;用之于政,则政令通行天下。然而,因象有阴消剥阳之势,故爻辞唯九五“含章”,余则或“凶”,或“吝”。
彖
《彖》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。“勿用取女”,不可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义大矣哉!
①柔遇刚:《姤》下卦为巽,巽为阴卦,又为一阴处下,阴上消阳遇五刚,故曰“柔遇刚”。
②不可与长:指初六失位不正,如一女壮而不正,故不能与之长久。
③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:品,众多。咸,皆,都。章,通“彰”,显著。《姤》自《乾》来,初六为阴,阴为坤,乾为天,坤为地,故《姤》处天地相遇之时、之地,此时为夏季,天下万物都极兴旺繁荣,故曰“品物咸章”。
④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:刚,指九五、九二。九五在上为君,九二处下为臣,二爻俱居中正之位,君臣皆正,则天下政令“大行”。
《彖传》说:“姤”,就是指相遇,譬如一个阴柔女子对付五位阳刚大男子。“不宜娶此女为妻”,这是因为不能与失位不正的女子长久相处。天地阴阳之气相遇在一起,万物都会昭彰显明地表现出来。阳刚应当遇合中正之位,天下的人伦教化就会大为畅行。如此来看,相遇之时的意义是多么的伟大啊!
大象
《象》曰:天下有风,姤。后以施命诰四方。
①天下有风,姤:乾为天在上,巽为风在下,故曰“天下有风”。风能遍吹万物,也就能与万物相遇,故曰“姤”。
②后以施命诰四方:后,天子,君王,这里指九五。命,号令,巽为号令。诰,帝王的文告,这里作动词,通告。
《象传》说:天下刮着大风,风吹遍大地,无所不遇,这种情况就象征着“相遇”。君王因此而知发号施令,通告四方邦国。
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载《女诫·敬慎》:“阳以刚为德,阴以柔为用;男以强为贵,女以弱为美。故鄙谚有云:'生男如狼,犹恐其尫;生女如鼠,犹恐其虎。’然则修身莫若敬,避强莫若顺,故曰敬顺之道,妇人之大礼也。”初六以阴居阳,失位不正,上则消剥众阳,此其所以为“壮”;阳为男,阴为女,以一女遇合五阳,此其所以为淫;故戒之以“勿用取女”。然“天下有风”的卦象,也给圣人治国安邦以“天下大行”的启示。故此卦用之于大则吉,用之于小则不吉。
小象
图片
初六位居阴下,阴为柔,上应九四,九四在乾,乾为金,初六因失位于阴柔而为“金柅”所牵,故曰“柔道牵”。因初六与九四应,应则系缚于九四,初六失位,应而缚之,才能走正道。初六为阴,往至二则为《剥》,往则与众阳遇,有失身之嫌,故曰“凶”。《姤》下为巽,巽为绳,初六上应九四,必绳之以大索。
九二在巽中,故辞有“鱼”,《易》中所言“鱼”,皆指《巽》也。初本为九四之应,因近二为比,为二所据,因为是他人之物,故不宜“利宾”。九二居巽失位于《姤》,上无所应,其“不及宾”,实无宾可及。
九三在巽上,《说卦》曰:“巽为股。”三在巽上,故为“臀”。九三上无所应,下无所据,犹如臀之“无肤”。“臀无肤”而“行趑趄”,故曰“厉”。然九三当位,故虽有“厉”而终“无大咎”。乾为健行,九三在互乾,故有行走象,然上无所应,下无所据,行而未有牵扯,故曰“行未牵”。《姤》有“女强”之象。九三与其他几个阳爻一样,在与初六之阴的相敌过程中,也没得到好处。更有甚者,还遭受“无肤”、“次且”之刑。当位受刑,其冤实“厉”!然其上下与阳相比,又居互乾之中,有阳刚之德,健行之强,故不仅“无牵”,而且终“无大咎。
九四本与初应,然因九四已失位,故其不能与初六应。初六为阴,自坤中来,故为民。无应则远离于民,故“无鱼”。
九五与九二应,九二在田,田中之果为瓜。九五居尊处中,内蕴中正之德,故曰“含章”。乾为天,下应初六,至阳刚剥尽时,则果木陨落于下,故曰“有陨自天”。就卦象看,九五当位居中,有中正之德,处王者之尊。
上九本与三应,然上已失位,故不遇于三,动而得正,仅遇一角。且九三有“厉”,遇之一角,又有何咎?若不“姤”一角,又有何“吝”
图片
参考书籍: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、《周易大传今注》(齐鲁书社),杨天才《周易》(中华书局)译注,陈鼓应、赵建伟《周易今注今译》(中华书局),李零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〈周易〉的自然哲学》(三联书店),于豪亮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